(来源:小碳)
小碳点评 ]article_adlist-->本周绿色燃料动态显示,能源与航运正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的关键拐点: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预计到2035年接近4万亿美元,中国的清洁能源扩张持续压低全球成本,印度企业则在加速追赶;航运板块方面,氨燃料集装箱船开工、自动化风筝推进系统完成关键测试、非侵入式传感器实现规模部署,都标志着绿色燃料正在从试点走向行业应用。与此同时,港口基础设施扩建与国际合作,正在为清洁能源和低碳航运提供新的枢纽支撑。可以判断,绿色能源与航运已不再是“未来愿景”,而是资本、技术与市场共同驱动下的现实进程。
01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875万亿美元
日期: 2025-09-10
摘要: 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Inc.的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87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的广泛采用,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报告指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足迹并实现能源独立。技术进步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成本的下降,使得可再生能源在与传统能源的竞争中更具优势。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主导全球电力生产,推动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市场将见证绿色氢能的主流应用、海上风电和浮动太阳能农场的大规模扩展、偏远地区微电网的广泛应用,以及重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整合。亚洲-Pacific地区将引领这一增长,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主要企业如Iberdrola、Enel、Ørsted和NextEra通过大规模投资组合、长期电力购买协议和先进的数字化运维能力,优化性能和可靠性。尽管报告中未直接提及绿色氢能的具体市场份额,但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特别是在重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点评: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迅猛增长,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坚定承诺。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努力,加上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为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绿色氢能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形式,将在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目前绿色氢能的市场份额尚不明确,但其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重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应用,将为未来能源结构带来深远影响。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将推动全球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网址: https://asianbusinessreview.com/news/global-renewable-energy-market-reach-3875t-2035
02
印度企业领袖力推绿色能源,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日期: 2025-09-08
摘要: 在《Mint》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印度多家知名企业如ITC、Pernod Ricard India、Larsen & Toubro和iForest的高层领导强调,转向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原材料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ITC的可持续发展总监Madhulika Sharma指出,公司已有52%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主要通过风能和太阳能,并逐步将化石燃料锅炉转换为生物质锅炉。Pernod Ricard India的Gagandeep Sethi提到,公司设定了减少54%排放的目标,并基于供应商的可持续性进行选择。尽管行业在绿色能源方面有所进展,但热能仍占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且规模化不足。iForest的CEO Chandra Bhushan以中国为例,指出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早期投资使其成为全球领先者,而印度需加大力度。Larsen & Toubro的Anup Sahay强调,除了绿色能源,还需关注清洁燃料的使用,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柴油消耗上。政府推动的乙醇混合燃料和生物柴油试验也显示出减排潜力,但仍需加速以匹配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点评:印度企业领袖对绿色能源的重视体现了其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坚定承诺。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原材料,企业不仅减少排放,还能降低成本。然而,规模化不足和热能依赖仍是挑战。借鉴中国的经验,印度需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高排放领域。政府支持的乙醇和生物柴油项目展示了可行的减排路径,但需进一步扩大规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整体而言,印度在绿色能源转型上迈出了积极步伐,但仍需系统性推进以实现长期目标。
网址 https://www.livemint.com/industry/green-energy-sources-fuel-net-zero-larsen-and-toubro-pernod-ricard-india-biomass-coal-china-manufacturing-fmcg-11757067070306.html
03
中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化石燃料时代终结
日期: 2025-09-08
摘要: 根据Ember研究组的最新报告,中国在大规模投资太阳能、风能和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正逐步引领全球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清洁能源生产规模大幅扩张,导致相关技术成本下降60%至90%,使得超过90%的全球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在成本上优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替代品。这一成本优势的转变,得益于中国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投入。报告强调,中国不仅在本土
改变能源格局,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美国等传统化石燃料大国逐步减少对可再生能源支持的情况下。中国的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也为绿色燃料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标志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技术创新,中国不仅降低了清洁能源的成本,还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进程。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也可能引发国际能源格局的重塑,尤其是在与传统化石燃料大国如美国的竞争中。未来,中国在绿色燃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推广方面,将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网址https://www.nytimes.com/2025/09/08/climate/china-clean-energy-fossil-fuel-research.html
04
K LINE完成“海翼”自动化风筝系统第一阶段研发
日期:2025年9月5日
摘要:日本航运公司川崎汽船(K LINE)宣布完成“海翼”自动化风筝系统的第一阶段研发。该系统通过捕捉自然风能推动船舶航行,由K LINE旗下法国子公司OCEANICWING开发。
2025年6月使用300平方米风筝进行的初步测试取得积极成果,确认了系统的抗拉强度与性能。OCEANICWING已于2025年7月启动第二阶段研发,计划扩大风筝尺寸并进一步验证其特性,以实现系统装船应用。
为期两年的测试期预计将推动“海翼”投入实用,该系统可安装于任何船舶(包括现有船只),根据船型、航速、路线和季节的不同,预计能降低10%以上的燃料消耗与碳排放。公司强调该系统能利用高空风产生显著推力,与传统风能辅助推进系统(WAPS)形成差异化优势。
点评:“海翼”系统将传统风能技术与现代自动化结合,体现了航运业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创新探索。其可适配现有船舶的特性显著降低了减排改造成本,而10%的节油预期对高能耗航运业具有实质经济与环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K LINE通过子公司协同推进技术落地,展现了企业战略与行业减碳目标的深度契合。若后续大规模应用验证可行,或将成为航运低碳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网址https://www.ship-technology.com/news/k-line-completes-phase-one-development-seawing-automated-kite-system/?cf-view
05
ABB将为eMarine海事运营提供NINVA传感器
日期:2025年9月5日
摘要: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导企业ABB集团(Asea Brown Boveri)与海事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eMarine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1,500套创新型非侵入式温度传感器NINVA。这是该项技术首次在国际海事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经船级社认证的NINVA传感器将集成至eMarine现有的船舶能源管理系统中(该系统已部署于全球主要邮轮和货船),通过实时监测管道温度,优化热回收效率,智能管理冷却水和通风系统,最终实现降低燃油消耗、量化节能效益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NINVA传感器采用夹装式设计,可承受高达4g的振动强度,完全适应船舶恶劣工况环境。其创新之处在于无需对管道进行穿孔即可达到与传统侵入式测温设备相同的精度水平,既大幅简化安装流程,又彻底消除传统测量方式可能导致的介质泄漏风险。该技术通过高精度测量管壁表面温度来反推内部流程温度,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海事领域严格标准。
点评:本次合作凸显了工业巨头ABB将其在化工、油气领域验证成熟的非侵入式传感技术向海事领域拓展的战略布局。相较于传统测量方式,NINVA传感器不仅解决了船舶行业长期面临的安装复杂和泄漏风险难题,更为船舶能效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基础设施。这种跨行业技术迁移有望加速航运业脱碳进程,与当前主流的低硫燃料、LNG动力和风能辅助等技术形成重要互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1500套的采购规模预示该技术可能很快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或将成为船舶能效管理的新标准。 ]article_adlist-->网址https://www.ship-technology.com/news/abb-supply-ninva-sensors-emarines/?cf-view
06
雅拉清洁氨业为"雅拉·艾德"号集装箱船举行开工仪式
日期:2025年9月8日
摘要:全球知名氨贸易商及运输企业雅拉清洁氨业(Yara Clean Ammonia)通过钢板切割仪式,正式启动旗舰集装箱船"雅拉·艾德"号的建造工程。该船由雅拉清洁氨业、雅拉国际、CMB.TECH与北海集装箱航运公司(North Sea Container Line)共同开发,旨在成为全球首艘可再生氨动力集装箱船,通过验证氨作为低碳船舶燃料的可行性,推动短途海运的绿色革命。
船舶将运营于奥斯陆-波什格伦-不来梅港-鹿特丹航线,连接欧洲工业枢纽,在维持贸易效率的同时实现减排目标。雅拉清洁氨业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拥有15艘船舶的运输网络,接入全球18个氨终端及多个生产基地。公司近期还从Navigator Amon航运公司长期租赁两艘5.1万立方米中型气体运输船,这些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和冰级符号的船舶将进一步强化其供应链能力。
点评:"雅拉·艾德"号标志着航运业脱碳路径的重大突破——首次将可再生氨燃料从概念推向商业化运营。该项目凝聚产业链优势企业(从燃料供应商到航运公司),形成"燃料-技术-运营"闭环,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解决方案。短途航线选择既控制初期运营风险,又形成示范效应,其双燃料船舶的同步布局更显现出企业构建氨燃料全生态体系的战略野心。若该项目成功验证氨燃料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将加速全球航运能源结构转型进程
网址https://www.ship-technology.com/news/yara-clean-ammonia-signals-beginning-of-yara-eyde-container-with-ceremony/?cf-view
07
迪拜世界港口公司与蒙特利尔港务局合作推进康特阔尔港扩建
日期:2025年9月9日
摘要:全球港口运营巨头迪拜世界港口公司(DP World)与加拿大蒙特利尔港务局(MPA)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进蒙特利尔港康特阔尔新集装箱码头陆域工程的设计工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数月内敲定码头最终设计方案及建设运营合同条款,该合同将在陆地工程启动时正式生效。
该项目采用混合开发模式:港务局与康特阔尔码头建设联合体(CTCGP)共同负责水域工程,而DP World将全面主导陆域设施(包括集装箱堆场、建筑、公用设施及铁路连接)的建设和未来40年的运营维护。项目计划于2025年启动场地准备工作,2026年开展水域施工,2027年启动陆域建设,预计2030年全面建成投运。港务局强调该项目不仅满足业务多元化需求,更将通过提升贸易能力强化加拿大经济主权。
点评:DP World通过此项目延续其全球港口网络扩张战略,40年运营权保障了长期收益。项目采用"政府主导水域工程+企业主导陆域运营"的混合模式,既降低公共资金压力,又发挥私营企业运营效率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与DP World同期获得的叙利亚塔尔图斯港30年特许经营权(投资8亿美元)形成战略呼应,凸显其强化欧亚-北美双航线枢纽的全球布局。蒙特利尔港作为北美东岸重要门户,扩建后将显著提升加拿大在大西洋贸易中的竞争力,但需关注2027年陆域工程启动前的环保审批进程(需符合2021年环境影响评估条件)。 ]article_adlist-->网址https://www.ship-technology.com/news/dp-world-mpa-contrecoeur-terminal-expansion-project/?cf-view
小碳公众号致力于为碳中和梦想者提供数据驱动和AI支持,由中财数碳(DIGICARBON)运营。我们免费提供双碳领域的专家级AI知识库和工具,助力企业和个人精准获取碳市场动态。
]article_adlist-->🔹专家级智能体平台(https://ra.ecoaitech.com/)专业研究写作助手,适合自由研究/行业分析/学术论文/内参建议/自媒体
🔹 欧盟航运碳履约一站式服务平台(navi.digicarbon.cn/public)
实时查询EUA价格,计算航程碳排放,助力航运碳合规
Fuel Eu学习资料,计算船舶合规/罚款状态
绿色燃料与航运
]article_adlist-->“碳评分”正成为生物燃料的核心价值衡量标准 ]article_adlist--> | COSCO首次使用国产绿色甲醇为船加油 ]article_adlist--> |
FuelEU减排“盈余”可交易,价格或达€217/吨 ]article_adlist--> | 伊朗以色列停火引发石油市场大规模抛售 ]article_adlist--> |
香港实现双里程碑:首次STS和SIMOPS LNG加油 ]article_adlist--> | 【绿色燃料评估智能体】重磅发布! ]article_adlist--> |
美国彻底放弃碳中和,中国怎么办? ]article_adlist--> |
国家发话:做项目的要查碳了 ]article_adlist--> |
这几家船企竟然省了15%EUA碳成本... ]article_adlist--> |
国家出手了,分布式光伏迎来绿证时代! ]article_adlist--> |
全球碳价制度遍地开花,减排效果却不及预期 ]article_adlist--> |
2025年6月iREC月报|中国绿证结束三连跌!交易指数全面回升 ]article_adlist--> |
2024年7月iREC月报| 绿证市场变天了!谁还在买小水电? ]article_adlist--> |
欢迎联系我们,使用中国最领先的碳报价系统,加入优质的碳报价社区。在这里,您可以获取实时的碳配额(CEA)价格信息与EUA市场动态,了解价格走势、交易数据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服务。 小碳人工助手微信:13269582980 ]article_adlist--> |
添加小碳人工助手微信
邀您进群、加入知识库等
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