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的隐秘航线:一位香港商人的抗美援朝传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面临严峻的物资封锁。美国及其盟友对华实施全面禁运,前线急需的橡胶、钢材、药品等战略物资几乎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在这关键时刻,香港商人霍英东临危受命,肩负起为志愿军秘密输送物资的重任。
为了突破封锁,霍英东组建了一支精干的船队,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出海。他们采用双层底舱的设计,将物资藏于暗格,一旦遭遇巡逻艇拦截,便迅速将货物沉入海中,避免被查获。然而,危险无处不在。一次,他的船队满载三千根钢管穿越珠江口时,遭遇了臭名昭著的海盗头子“大天二”。海盗驾驶快艇疾驰而来,枪声骤起,领航船瞬间被炸毁,价值八万港币的物资尽数被劫。
展开剩余69%不甘失败的霍英东冒险追至澳门码头,试图讨回货物,却被海盗用枪抵住额头。生死一线之际,对方见他态度坚决,最终放了他一条生路。这次惊险经历让他意识到,必须提升船队的防御能力。于是,他亲自改造船只,组建五船编队,前后配备武装护航船,并巧妙地在船体外加装渔船外壳作为伪装。船内则装配大马力柴油机,确保速度远超巡逻艇,让敌人难以追击。
在随后的三年里,霍英东的船队累计向朝鲜战场运送了五千吨橡胶、一万两千吨钢材以及大量药品。其中一次运输青霉素时,船队被国民党军舰拦截,他当机立断下令沉货自保。然而,他并未放弃,次日深夜便派人潜入海底,将药品全部打捞上岸,最终这批救命药成功送达前线,挽救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港英政府对他的行动极为警惕,频繁查封船只、处以高额罚款。为躲避监视,霍英东将修船厂秘密迁至九龙隐蔽处,并在湾仔老码头设立调度中心。巅峰时期,他的船队规模达到五十艘,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战时物资供应商。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并未从中牟利,反而因长期的高风险运输蒙受巨大损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才正式表彰他的贡献,称其为“红色走私者”。2006年,霍英东逝世,国家以最高规格的国葬礼遇送别这位爱国商人,他也成为香港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李嘉诚在葬礼上感慨道:“他是真正的爱国者。”
回顾这段历史,霍英东的壮举堪称传奇。他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输送物资,甚至在澳门码头险些丧命,却始终未曾退缩。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他曾说,自己赌的是新中国的未来,赌的是香港终将回归祖国。如今看来,他的信念早已成为现实。
发布于:天津市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