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大夫,最近接诊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患者,她的情况啊很有特点。
她主诉怕热,会出很多汗,平时疲乏无力,反应慢,还有胸闷,胃堵,脾气急,腰酸的情况。自我感觉是“火”太旺了,但是又不敢乱吃药,这才来咨询我。
那如果真是实热的话,咱们看舌象会发现舌头是发红的,但她的舌象正好相反,整体颜色都很淡白,而且舌苔也比较白腻,这种情况主要反映的是虚寒问题,核心问题在于肾阳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互根的,谁也离不开谁。患者肾阳亏虚的时间久了,肾阴必然也会跟着出问题,导致肾阴阳两虚的情况出现。而且阳虚的厉害时,剩下那些虚弱的阳气会向上、向外浮越,散在体表上,形成“假热”,这也是患者感觉燥热难耐的根本原因。这股浮越的虚火还会逼迫体内津液外泄,导致身体不自觉出汗。
然后再仔细看,能看到舌边肝胆区,这里颜色也很淡,肝主藏血,淡白就说明了血虚的问题。肝脏因为血虚缺少滋养以后,疏泄气机调节情绪的功能也会被影响,从而导致胸闷、胃堵、爱发脾气的情况出现。
另外他的舌中还是轻微凹陷的,考虑是脾气虚了。气虚推动无力,身体里的营养就难以分配,滋养不够的地方就会出问题,像她乏力、反应迟钝的原因就多在于此。而且脾气虚还会加重胸闷、胃堵的情况。
那针对她这种寒热交织、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治疗的核心绝非简单的“清热去火”。盲目使用寒凉药去压制“假热”,只会重伤本就虚弱的阳气,让病情雪上加霜。正确的方向在于调和肾中阴阳,引火归元,同时兼顾益气补血、健脾柔肝。
首选方剂可以参考二仙汤,它是专门来调和肾阴阳、温肾阳、补肾精、泻虚火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到搭配升陷汤和枳术丸来加减化裁,解决气虚和气滞的问题;然后还有当归、白芍来针对血虚肝郁的问题。最后再加上牡蛎、桑叶清热潜阳、固表止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精准辨证,我是王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