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个寂寞?中美马德里8小时交锋,美国杀气腾腾,中国点穴式反击,谁的筹码更硬?高层峰会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最近,中美在马德里举行了第4轮交锋,掰了2天手腕,谈了将近8个小时,结果不痛不痒。
如果你觉得有点失望,那就说明,你只看到了第一层。今天,晓今就带大家剥洋葱。这场看似无果而终的会谈,恰恰暴露了中美博弈的新玩法。
中方请君入瓮,中美攻守易形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次会谈表面上是经贸会谈,可成果通稿里,最关键的“关税”两个字却没出现,就像是一个过场。
为啥?因为真正的大戏,得留给10月底的中美会晤。那个时候,正好撞上第二轮关税休战的期限,如果两国高层能见个面,再敲定几个重大突破,那对特朗普来说,绝对是一场天大的外交胜利。
那这场峰会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这个晓今后面会讲,咱先把这一轮谈判说明白。
这一轮马德里谈判,本质上就两件事:施压、铺路。
先说施压。别看这次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但说白了,议题是临时加的,作用就是成为一个体面的台阶,引出高层通话,背后中美依旧刀光剑影。
老美还是那三板斧,会前就来了个全方位的极限施压:加关税,把咱们的科技公司拉进“黑名单”,甚至还派军舰穿越台海挑衅。更过分的是,还想拉着北约和欧盟搞个“反华关税同盟”,真是想啥来啥。
那咱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请君入瓮。第一张牌,双反调查:一是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二是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相关措施提起反歧视调查。
前者的模拟芯片,晓今有必要拎出来单独说说。
模拟芯片,虽然不是最尖端的高科技,但在新能源车、家电、工业控制里,几乎是刚需。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需求方,一年进口超3000亿元。
过去,老美躺着挣钱,直到今年3月,华为海思突然杀出,直接发布重磅级模拟芯片,几乎达到了技术天花板。
老美一看急了,怎么办?降价,疯狂降价,从2022到2024,出口到中国的芯片价格腰斩式下跌。这也导致咱国产的模拟芯片毛利暴跌,整个行业直接由盈转亏。2024年,咱国产的市场份额只有16%。
这背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用价格战,把国产扼杀在摇篮里,赤裸裸的倾销。所以,咱反倾销这牌一打出,让美国吃了个闷亏。
这还没完,第二张牌,谈判桌上,当头一棒。
那边特朗普高高兴兴发推文,说“非常顺利、非常高兴”;这边咱们直接一个重磅炸弹,宣布要进一步调查英伟达。要知道,英伟达可是美国AI皇冠上的明珠,前阵子为了将芯片卖给咱们,又是游说特朗普又是CEO亲自访华。这不,现在消息一出,美国高科技股市直接被泼了一盆冷水。
这波美国换来了洋抖(TikTok的意思),却坑了英伟达,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这就是“请君入瓮”。美方以为自己极限施压成功,实则已经掉进了咱准备好的陷阱。更别说,咱手里还捏着大豆、稀土等多张牌。美国豆农的眼泪,特朗普比谁都清楚;而稀土把美国产业链命门卡得死死的,特朗普也深有体会。
所以这几轮交锋下来,中美之间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攻守态势反过来了!
过去是美国出招,我们防守。现在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搞极限施压,我就用均势对冲来跟你博弈,见招拆招,后发制人。
搞懂了请君入瓮,咱们再来看第二个本质:铺路。
特朗普“历史上非常棘手的一次决定”
为谁铺路?当然是为可能的中美峰会。目前距离APEC还有差不多1个半月。而从上周开始,各方动作不断且非常微妙。
比如,中美防长、外长通话但内容讳莫如深;中国前驻美大使低调访美,还罕见会见了特朗普政府官员;韩国外长来访;还有下个月中国总理预计将出席纽约联合国大会;甚至有外媒说,中方已经正式发出访华邀请……各种信号都在升温。
特朗普心里肯定也盼着,毕竟他上次来中国,规格拉满,当时夫妇俩在故宫的合影,面子到位。
但此一时彼一时,中美关系早已物是人非。有外媒就评价说,特朗普是否访华,将是“历史上非常棘手的一次决定”,因为这不仅关乎成果,更关乎面子。
是要大场面,还是实际利益?这是特朗普必须权衡的。如果是前者,光有个场面,回国之后没法交代。如果是后者,那就必须拿出诚意。
咱们的立场很清晰,除非美国在出口管制和关税上作出实质性让步,否则咱也不急着达成贸易协议。而且就算是高层见了面,也未必会签协议,也可能只是一些成果清单,解决几个具体问题。
从目前的大趋势看,中美之间的合作,只能是有限的、临时的。就像关税休战,看似休战了,其实只是不断延期。就像这几轮的谈判,有缓和,有结果,但就是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虽然避免了冲突升级,但解决不了根本矛盾。
所以,咱们必须认清一点:中美关系已经进入长期竞争+必要合作的新阶段。美国有美国的霸道,我们有我们的定力,美国拳头硬,中国拳头也不软。下棋的关键,不是看一时一招的得失,而是看谁能笑到最后。
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