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四处出击的以色列,一边是力图重塑地区影响力的土耳其,两国的战略野心早已碰撞出火花。中东地区正迎来一个地缘政治格局剧变的时代。
以色列与土耳其,这两个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从曾经的战略伙伴关系转向日益激烈的对抗。 这场冲突不仅源于领导人的个人恩怨,反映了双方深层次的战略利益碰撞。
随着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地区强国开始展现更大自主性,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从合作走向竞争,甚至对抗。 两国在巴以问题、东地中海油气资源、叙利亚局势等领域的矛盾不断激化,使得中东局势更加复杂难测。
以色列建国后,土耳其于1949年宣布承认以色列,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伊斯兰国家。 上世纪90年代,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建立了密切合作。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以军武力拦截驶往加沙地带的土耳其救援船“蓝色马尔马拉”号,导致10名土耳其人丧生。 土耳其随后将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降至二秘级,中止一切军事协议。
2016年,两国签署双边关系正常化协议,好景不长。 2018年美国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土耳其再次强烈抗议并驱逐以色列大使。
2024年,随着巴以冲突升级,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威胁可能就“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进行军事干预。他表示:“就像我们进入利比亚一样,我们可以做类似的事。 ”
作为回应,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呼吁北约“开除”土耳其,指控埃尔多安“追随萨达姆·侯赛因的脚步”。 两国关系陷入新一轮低谷。
土耳其与以色列的矛盾体现在多个战略层面,形成复杂的利益冲突网络。
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寻求对叙利亚发挥影响力以确保边境安全,以色列则希望叙利亚保持弱小和分权状态。 这种根本性的战略分歧导致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对立立场。
东地中海油气资源开发成为另一大争议焦点。 土耳其推出的“蓝色家园”海上战略与以色列的东地中海天然气项目产生直接冲突,双方在海洋划界问题上龃龉不断。
两国对地区秩序有着不同愿景
以色列试图通过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构建对抗伊朗和土耳其的“准盟友”网络。
土耳其则积极在中东、中亚、里海等地区扩大影响力,试图重塑地区格局。面对持续升级的冲突,传统的地缘政治稳定器、军事同盟和经济相互依存似乎正在失效。
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曾呼吁北约驱逐土耳其,北约并没有暂停或驱逐成员国的具体机制。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2021年曾否认建立“驱逐”机制的可能性,并称这“永远不会发生”。
经济相互依存也未能阻止两国关系恶化。 2024年5月,土耳其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所有进出口贸易。
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