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6》到底有多火?巴西玩家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离《GTA6》正式上线还有好几年,但游戏圈里已经是“抢跑”模式,不少人早早就按捺不住,开始囤主机,组装电脑,买耳机和手柄。调查显示,巴西有三分之一的玩家,觉得把游戏定价在100美元也没毛病。有人可能会问,这价格够买好几桶炸鸡了吧?但《GTA6》的号召力就是这么大。
说到调查,巴西那边搞了个很认真的“游戏玩家行为研究”,一共采访了1200人。结果很有看点: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已经为了迎接《GTA6》更换了主机,逾两成的人干脆攒了台新电脑,还有同样比例的人买了外设,砖头耳机、精英手柄全都安排上了。明摆着就一个态度:只要《GTA6》一发售,分分钟体验最佳游戏人生。
可定价才是最劲爆的环节。据说《GTA6》在巴西可能要600雷亚尔,折合人民币将近800块。差不多和110美元一毛一样。你以为这么贵就能劝退玩家?想多了。调查里将近一半的玩家,直接表示“价格再高也要首发拿下”。为什么要“硬刚”高价?调查也说了,这里面藏着“归属感成本”。翻译一下——大家都等着首发,一起讨论剧情和玩法,谁愿意被“小圈子”落下?这波操作,感觉像是游戏圈版的“抢头香”。
把眼光拉远点巴西《GTA》玩家的主力其实还是年纪稍大的千禧一代,30到44岁那波人占大头。不过新生代也不甘示弱,15到29岁的Z世代也是铁杆粉。男玩家则年龄偏大,平均约38岁,女玩家约34岁。有意思的是,女性玩家数量越来越多,差不多快和男生打个平手了。游戏圈“阴盛阳衰”的节奏,还真是越来越明显。
这样的玩家阵营,也让各路品牌看到了机会。超一半的玩家愿意给场外企业的联合宣传开绿灯,只要别太生硬,广告要和游戏世界观挂钩才买账。什么能量饮料、科技产品、时尚潮牌、快餐、影视平台都成了热门广告对象。只不过大家也有底线:搞不懂的品牌别乱入,没关系的广告别往游戏里生扒,连游戏俚语乱用都有人反感。大家要说了,还是得讲点“游戏圈规矩”。
其实这种狂热不是无的放矢。《GTA5》已经卖爆了,十年过去全球销量突破两亿份,《GTA6》光是预告片上线24小时就能拿下9000万次播放,完全是“吸铁石”级产品。巴西玩家愿意花大价钱抢首发,其实是被这股热度带着跑,就像世界杯时大家半夜不睡觉看球,属于“玩心一动,钱包跟着走”。
外设消费这把火,烧得也是挺旺。一台电脑动辄几千雷亚尔,耳机和手柄更是分分钟升级,生怕落后。没错,这一切只是为了能流畅体验新游戏,毕竟谁也不想在“抢车大作战”里掉帧卡成幻灯片。谈到首发买游戏,价格再高也是硬着头皮交钱,多少有种“群体压力”。毕竟你今天不体验,明天小伙伴都爆料剧情了,自己只能当个“门外汉”。
广告的话题也有点意思。传统品牌要想蹭热度,得好好学一学怎么和游戏世界观融合,别搞个“高冷”广告硬塞进玩家社群,否则还不如不做。比如能量饮料有点意思,打游戏一会儿就需要补状态,广告一投能让人眼前一亮。快餐也有潜力,毕竟玩家半夜通关,来份炸鸡当夜宵,一整个欢乐。
至于那些玩不明白的企业别插队。游戏广告和社群氛围的关系,有点像喝茶讲究“投壶”,没准头的广告,砸下来没人理会,哪怕砸出了花样,也是白搭。品牌应该“跟风但不乱来”,尊重游戏本身,否则玩家只会一声不吭“关掉”广告。
有玩家还提议,广告和赞助得来点创意,比如游戏里的能量饮店或者虚拟快餐点,和现实品牌联动,大家才能买账。有啥“硬广”就别掺合了,别让玩家一看广告就想起某些“都市传说”,尴尬到抠脚。
回到玩家群体,这次调查里女玩家增长明显,过去游戏圈多是男生扎堆,现在女生也玩得风生水起。一些人甚至组了专属社群,互相交流攻略,讨论剧情。原来游戏圈和现实一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氛围活跃有趣。
《GTA》系列在巴西这样的大市场,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不光是娱乐,还是社交工具。很多人首发排队买游戏,不完全是为了玩,更多是和朋友一起“蹭热度”,享受集体体验。
至于高价发行,大家也不是全然接受。调查显示有四成多的人会拒绝任何和游戏世界观不沾边的广告,还有人反感强行塞入游戏俚语。归根到底,玩家还是想要那种原汁原味的游戏体验,哪怕广告合作也得像“润物无声”。
游戏主机和电脑的升级潮,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一波数码产品走势。动辄上千雷亚尔的电脑,专业耳机、精英手柄、RGB键盘卖得飞起。不少厂商都盯着这波“GTA热”拼命出新品。等到《GTA6》一开卖,估计还得来一波大升级。
现在回看,《GTA5》的成绩已经是传奇了,十年能卖两亿多套,这在娱乐圈里是“天花板”级别。新作没上线,玩家先搭好了“战备仓库”,商家也跟着磨刀霍霍,广告预算全都准备好。整个市场就像“箭在弦上”,只等一声令下。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上头。有些玩家觉得价格太夸张,打算等促销或者捆绑包,实在“吃不消”首发价。“归属感成本”说到底也是“跟风”心理,但谁让这个游戏那么出圈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刷剧情,自己还在玩老版本。
总之,《GTA6》还没上线,巴西的玩家和商家已经提前“预热”,一波消费潮和品牌营销大戏已经在路上。大家真金白银砸设备,品牌也撅着脑袋琢磨怎么打广告。这场“江湖盛宴”,已经烘得热气腾腾,仿佛铁锅炖大鹅,香气扑鼻,就等揭盖上桌。
最后一句:游戏未到,人心已热。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免费配资炒股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